当前出现的煤炭价格过快上涨,缺少市场基础,也不可持续。
今年7月份以来,煤炭产量下降,市场煤价加快上涨,个别地区和一些电力、钢铁企业供应出现偏紧的情况。煤电顶牛再现江湖,只是跷跷板高的一边换作了煤炭企业,不再是稳稳在上的发电企业。
目前,煤炭产能大于需求的基本面不会根本改变,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。但是,和前两年的煤价恐慌式下降一样,目前煤炭价格上涨过快也存在恐慌式的价格反弹10月26日,报收593元/吨,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记录,较年初371元/吨上涨了222元/吨、累计涨幅达到了59.8%。同时,实体经济增长等使得煤炭需求阶段性恢复增长,需求总量有所回升。煤炭发电两大产业,本是煤电产业链上上下游的互生关系,全国大约七八成的煤炭都用在了发电上,但这两者有时更像是跷跷板上不平衡的两端,你上我下,我上你下,可谓是风水轮流转,各家都有过好日子,过去是发电,现在是煤炭。
近期,随着去产能持续发力,煤炭价格一路猛涨,最近两个月的涨幅更是大超预期。目前工业经济增速不会达到8%10%的高增长,所以应不会带来大量的煤炭需求增长,价格相应也不会持续增长。三门峡一家煤矿企业运销部副部长张先生告诉记者,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供应开始逐步上升,尤其是限产之后,偶尔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。
他认为,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,仍然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,目前能源消费强度继续回落,煤炭市场很难获得增长空间。目前包括中信建投、海通证券、中信证券等机构,纷纷开始关注煤炭板块,多家煤炭企业也被基金重仓持有,黑色系在近两周盘中也皆有不错表现,让人持续看好煤炭价格的前景走势。这被上述煤炭人士总结为:心情复杂。截至10月12日,环渤海动力煤炭价格指数显示,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570元/吨,连续15期增长。
企业去产能的一大问题就在于资金,不管是关闭还是转移,都需要资金。事实上,面对煤炭供应趋紧的问题,早在9月初,我省就已开始制定相关预案与稳定政策,在去产能的同时保障煤炭供应。
而在降低煤炭供给的同时,由于高温干旱导致的水电发电量降低,今年的火电需求,出现了大幅度增加。省内多家煤炭企业去产能工作刚刚步入正轨,时间还很长。供应>需求煤炭去产能仍然是主戏尽管煤价的上涨趋势,随着冬季供暖的来临愈发明显,但这并不影响各地对于煤炭去产能的看法与力度。一车少拉好几吨,运价需要上涨30%左右才能平衡,所以很多货车暂时停运,运力的下降也直接导致运力不足,供应自然更加紧张。
陈先生是新密市的一位拥有三个矿坑的煤老板。想跟着市场行情赚一点,就意味着去产能的时间表需要调整,对企业、对地方政府来说,都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。偷偷复产是绝对不可以的,超采也是踩线的事。因目前部分先进产能受到抑制,按去劣留优的方式,将继续保证我省煤炭供应的问题。
而近段时间,因供应收紧而带来的煤价高涨行情,让一些煤企俨然看到了复产盈利的可能。但无论看涨看跌,煤企的日子不好过,还是多数人的普遍看法。
如过去平顶山等地的偷采矿,基本都已被查封关闭,劣质煤炭也很难进入市场,这都大大压缩了潜在的产能。如9月份该企业火电供应增长量达到近10%,创下了2年来的最高纪录。
这让在煤炭行业闯荡10多年的他,懊恼不已。到现在为止,全国累计退出的产能在1.6亿吨左右,力度比较大。在政府人士看来,坚定不移地去产能,依旧将是今后几年煤炭行业的主旋律。被压抑了好几年的煤价,在今年突然出现提振迹象。因为煤炭价格的上涨,不少煤商亏损情况已大幅收窄,并进入盈利时间。供需状态的改变,促使煤炭价格不断攀升,9月21日出台的《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》,更是直接导致煤炭供应的进一步吃紧。
但复产会不会影响去产能的计划表,这让企业十分犹豫。上述人士坦言,资源企业经营方向调整缓慢,因各种原因,政策制定和实施都有一定的时间差,这加剧了企业的犹豫心理。
天时+地利煤价回光疯狂上涨去年赔得受不了,连煤炭运输许可证都转手了。今年以来,这些被他低价转出去的煤矿,累计已经盈利了近800万元。
陈先生告诉记者,之前煤商们聊的是赔多少,现在聊的则是盈利多少。长期亏损的填补依旧要继续,去产能过程中人员安置、资产处理也依旧是老大难问题。
眼看供应收缩造成的利润外流,一些煤炭企业开始积极酝酿复产计划。作为产能过剩的代表,煤炭行业近几年一直上演着价格低迷、企业亏损的故事。这不仅刷新了年内煤价的最高纪录,累计涨幅更是突破50%。要是去年这个时候,好几万吨的库存,亏本销售都没人要。
后期还有更多产能淘汰,供应明显收紧。一位行业从业者就认为,目前煤矿按照去产能意见,执行的是276个工作日制度,因为冬春季对煤炭的供应需求,国家发改委已提出让符合条件的先进矿井,可以在276~330个工作日之间有序释放一定产能。
目前煤炭整体市场供应还是偏紧,现在运输超限政策一实施,下游企业对市场供应有紧张情绪,有些地方买煤都不易,价格继续增长几乎板上钉钉。平顶山一位物流公司负责人马先生告诉记者,受新规影响,车辆运力大幅下降,如六轴运煤车运力就从36吨降低到30吨,使运输企业和司机的收入都出现不小降幅。
现在货场都空着,库存也就几千吨,还都已经订出去等着拉走。虽然目前各地煤炭库存开始慢慢上升,但冬季供应还会继续增加,这样的运力和库存下,显然给煤价预留了上涨的期望与空间。
当前的价格上涨只是因为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,不具有长期市场基础,整体看产能仍然过剩。因为产能控制,一些煤商甚至只接待老客户,煤现在不够,忙不过来。当然,已然饿了多年肚子的煤企,还是期望这样的行情能够继续持续一段时间。平顶山市发改委一位人士称,目前整体看煤炭产能严重过剩、供大于求的趋势依旧没有根本性改变。
黑色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,煤炭企业已经没有什么心劲再折腾了,能让企业早日通过去产能手段过渡为可持续经营,这才是目前煤炭行业最想要的结果。煤炭咨询分析师魏明告诉记者,目前河南已有超三成煤炭产能退出,89座计划关停的矿中,超过半数也陆续关停,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省煤炭产量。
从上门卖没人要,到如今上门买却没有煤。想抓机会又怕抓错机会,不光是煤炭,很多资源行业如今都是这种狐疑敏感的心态。
马先生的说法,也得到了煤炭行业人士的认可,魏明表示,从新规实施后,动力煤价格确实出现了大幅上涨。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在于化简落后产能,提升先进产能。
评论留言